首页 |
|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08年10月29日)
一、基本情况
(一)市级经适房、廉租房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情况。由市房管局承建的市级建设项目为南曲阜小区A区。开工面积10万平方米,经适房1196套,廉租房102套。目前,单体工程建设已完工,室外配套的八条管线已敷设完毕,正在进行小区内的绿化、硬化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如无特殊天气情况,将于11月份前完工。市有关方面多次召开管线配套协调会议,对各配套单位落实了任务完成期限,水、电、煤气等管线将于11月20日前按期完成任务,暖气管线敷设预计明年完工。整个小区12月31日前交付使用。
项目销售情况。市级南曲阜小区A区对符合销售条件的1196套经济适用住房向市区取得准购资格的申请人出售。自9月21日至24日,共有930人报名,9月26日上午通过公开摇号,确定了购房人的选房顺序。截止到10月21日,有2280户群众申购经济适用房,报名参加摇号的有2095户。目前,还在继续受理和审核新的申报。
廉租房保障政策调整情况。我市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政策,调整完善了廉租住房保障政策。保障管理部门由民政部门调整为房管部门;保障对象由原来的城市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补贴标准提高到低保家庭每月400元,低收入家庭每月300元;保障方式分为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市级经济适用房小区中配建的用于实物配租的102套廉租住房年内可建成。
(二)环翠区经适房、廉租房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情况。环翠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位于温泉镇虎山村北,占地210亩,总投资2.5亿元,总建设面积20.4万平方米,2800余户住宅,项目分三期实施。2007年7月至今,投资1.3亿元实施了一期工程,开工8万平方米,建成17栋住宅楼(包括816套经济适用房,54套廉租房)、1栋幼儿园、1栋综合楼。目前,单体工程已验收,区内部分道路开始硬化,区内配套工程将于10月底前竣工,从目前进展情况看,按时完工应不成问题。区外自来水、道路、供暖、天然气等配套工程,已制定施工方案,部分工程正在施工中(但红线外供暖、天然气管线工程年底前竣工的压力很大),预计12月底前可以交付使用。
项目销售情况。今年7月份启动了销售申请工作,截至9月27号,环翠区范围内取得准购资格的1260户,确定购买黄金顶小区经济适用房的642户,已于10月20号实施公开摇号,确定了选房顺序,10月23—24日发放选房通知单,定于11月1—7日在黄金顶小区进行现场选房,并办理相关销售手续,时间7天。目前现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三)高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情况。经适房方面,高区经济适用住房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位于初村镇政府南、新区7号路西侧,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37808平方米,容积率1.05,绿地率39%,共11栋住宅楼,1所幼儿园,总户数404户。目前工程全部完工(暖气管线因施工困难,今年通暖无望,其他管线敷设完毕),已进入销售程序,完成投资7700多万元。二期工程,位于初村新区北店子村以北、威海鸣球纺织有限公司以西区域,计划建设3万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目前二期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廉租房方面,计划在今后开发建设的普通商品房小区内配建一定比例的廉租住房。目前,在初村明月苑东区土地拍卖条件中,明确提出配建两栋廉租房,廉租房面积约占该组团住宅面积的15%,户型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不对外销售,按市政府有关廉租房政策出租。该土地正在拍卖流程中,廉租房暂未开工建设。待土地拍卖完成后,在廉租房的建设中将严格按照住房和建设部《关于加强廉租住房质量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销售情况。10月25、26日,取得准购资格的150户,已实施公开摇号,确定了选房顺序。近期将进入销售程序。
(四)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情况
经区经济适用房续建项目为南曲阜小区C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0.44公顷,分为一期和2008年新开工两部分,一期项目全部为多层,共有25栋住宅,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848户,其中50-60平方米占12.74%,60-70平方米占85.85%,70-80平方米占1.41%;2008年拟新开工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约450户,其中有4000平方米廉租住房,约80户。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
项目建设情况。经济适用住房自2007年7月份开工,截止今年10月中旬,13栋432户楼内外墙抹灰已完成,水电暖安装完成99%,地砖、墙砖和外墙砖已贴完,铝合金窗安装结束,地暖铺设已完成,正在准备工程验收。室外污水排放工程已完工,室外热力、煤气、自来水、有线电视、网通管线单位已开始施工,计划在今年12月底交付使用。另外12栋楼室内外墙砖已贴99%,内外墙抹灰工程完成99%,正在安装铝合金门窗和地暖设施,计划在明年6月份左右交付使用。
红线外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有博通路拓宽、自来水、电力配套等。目前,博通路两侧部分民房、厂房拆迁工作已结束,路基工程、电力、自来水、燃气、有线电视等配套工程已开始施工,计划2008年底完工(暖气管线敷设预计明年完工)。2008年拟新开工工程规划方案正在调整中。
项目销售情况。已受理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400份,经市房管局审批取得准购证的共390份。10月18日,组织了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工作,符合申购条件的376名购房人全部中号。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市区共提供经适房数量为3312套,共有2280户群众申购经济适用房,报名参加摇号的有2095户,即便是参加摇号的所有2095户全部申购,市区经适房仍将剩余1217套。其中,市级南曲阜小区A区共有1244套住宅对外销售,有930个家庭报名购买,第一次仅售出707套,销售率为56.8%,有223户家庭放弃购买,尚余住宅537套。环翠区816套经济适用房,报名参加摇号的人数为642人,但其中包括已决定放弃,但准购证未领走的约40户左右,实际剩余房屋不会低于200套。高区404套经济适用房,取得准购资格的150户,剩余数量至少254套。经区848套经适房,只有376人参与摇号,至少要剩余472户,占一期总建设住房的55.6%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在工程规划的前期对低收入人群的需求量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底子不实。从目前市区报名及销售情况来看,已建成经济适用住房房源充足,供大于求;二是申请人申购门槛较省内其他城市偏高,客观上缩小了申购范围,相当一部分家庭因收入水平过低,从银行贷款的门槛又较高(首付比例高),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购房款而放弃购买;三是小区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群众对已规划的通往小区的公路何时能开通心中没底;四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适用房销售。由于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也影响到我市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人群的心理预期,从摇号情况看,有部分中号申购人有放弃购房的想法,他们觉得由于房地产业不景气,普通商品房价格可能要接近经济适用房目前的价格。
(二)资金周转面临极大困难。市级经适房廉租房贷款数额为1.2 亿元。其中5000万元用于支付土地费用,其他用来支付其他的前期费用、室外配套部分费用等。而整个项目总投资为2.4亿元。因销售量较少,仅收回房款1.2 亿元左右,如果用来偿还贷款,施工单位工程费用及材料欠款将无法支付。更为严峻的是,所有的银行贷款都将于12月中旬到期,将会使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当前,春节临近,如果无法支付施工单位的工程费用,将使各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将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如经区开发商将积压资金约1亿元,月付利息约90万元,每天支出贷款利息约3万元。类似的情况,在环翠区、高区同样存在。
(三)经适房的购买者不全是低收入者。在申请人的身份确认环节有疏漏,一部分不具备资格条件的申请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身份确认,取得准购资格,认购了经适房,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响。(这种现象在我市首期经适房柴峰小区的销售中存在较为明显,在以后的经适房销售过程中,由于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把关,以上现象基本杜绝。)
(四)小区维护困难,业主难以完全承担物业管理费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付使用后,目前小区规模一般较小,且由于销售情况不景气,入住率较低,如果采用普通物业管理模式,住户成本较高,难以承担物业管理费用,导致小区维护困难。另外,对在商品房小区内居住的廉租房家庭,统一标准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使他们难以承担。
(五)各区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环翠区:由于现经济适用房用地中,有小部分为原虎山村村民陈传勇征用的工业用地,当时已被挖至海拔58.5米处,比最低设计地平低了7米。若填平,需投入资金185.6万元,将使建筑成本增加28.7元/每平方米,直接影响房价。出于尽可能降低经适房建筑成本、让老百姓少花钱等方面的考虑,所以就势建了4540平米的地下商场,由开发公司投资经营。目前该商场的性质,规划部门尚未确认,成为待解决问题。高区:建成区内已无可建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只能在初村新区建设,尚不具备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并且位置离市区较远,暂时未开通公交线路。该区住房保障工作现未有常设工作机构,相关工作由建设局开发办负责,只有3名人员编制。目前旧村改造、房地产行业管理、村镇建设等职责都在该业务科室,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现有人手很难满足工作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严格执行经适房有关申请、审批和退出的管理办法。特别要注意从源头上,严把资格认证和身份确认关,将申购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各种媒体(主要是政府网站)进行公示,确保相关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以杜绝非保障对象享受经适房、廉租房现象发生。
(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建设和销售政策。今后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销售时,应做好充分细致调查,摸清可靠数据;在制定销售政策时,应广泛了解国内各城市的销售政策,根据低收入人群状况,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销售政策。根据今年报名和销售的情况看,目前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要求的门槛偏高,导致房屋大量剩余。建议尽快研究出台新的销售办法,适当调整申购条件,降低门槛,放宽保障面,扩大销售范围。同时,积极做好剩余住房销售工作,快速回笼资金,缓解贷款压力,减少利息支出。比如,以吸引、奖励、留住人才为目的,将剩余经适房向临近的企业开放,企业组织员工以团购的形式购买经适房,以奖励、补贴等方式,在员工中进行分配,这样既可尽快回笼资金,又可为企业留住人才。
(三)对剩余经适房,政府应按核定价格收购。经适房和廉租房建设是政府行为,在目前销售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完全由开发商承担投资风险和利息损失,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四)缓建经济适用住房,实行货币化补贴方式。经适房建设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鉴于市区范围内经适房建设供大于求,对暂未开工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应缓建或不建。借鉴外地经验,建议今后在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上,按照威政发〔2007〕60号文件的规定,逐步统一实行货币化补贴方式,以避免再出现建房过剩情况。
(五)进一步抓好小区配套建设。下一步,建议将工作重点转向搞好已建成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上。对已形成规模的小区如柴峰小区,要尽快配备好社区诊所、业主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对正在建设中的小区,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下力气抓好水、电、暖、路、学校、医院(诊所)、市场、公共交通等的配套建设工作,兑现对市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