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刘玉党主席在市政协中秋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威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9-12 13:44
浏览次数:72
字号:[ ]

 

 (2008912)

 

各位委员、朋友们、同志们: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金秋时,不是春光胜春光。在普天下中华儿女隆重庆祝第29届奥运会圆满成功之际,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翘首企盼“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之时,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不久,我们还将迎来共和国59华诞、人民政协59华诞,可谓“佳节三庆,喜事连连”。

在这样一个无比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中秋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欢度佳节,欢庆丰收;畅叙友情,同话亲情,增进感情;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议和谐;共同回首十一届市政协履职参政取得的崭新成果,共同展望“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的美好蓝图,共同憧憬人民共和国的美好未来,其中寓意了无以言表的的深厚情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协,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其亲属,向在座的各位及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向多年来关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向热心支持人民政协事业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以上,五位同仁代表不同界别,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的丰功伟绩,描述了全市上下的大好形势,畅谈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抒发了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促进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感情充沛,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我听了以后,很受鼓舞,很受感动,很受启发。

中秋节是我国的佳节,它传承着亲情,寄托着相思,表达着追求举家和睦、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共同心愿。从古至今,对明月的赞美、吟咏的词章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特殊、最显著的“文化基因”。明月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人们对月亮赋予了美好的寓意、真挚的情感和良好的祝福,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期盼。今天,我借“中秋”佳节之机,恭送“三圆”之愿:一赏中秋月圆,二庆佳节团圆,三盼海内人圆。

一赏中秋月圆。中秋八月,皓月当空,月圆如镜。当此良辰美景之时,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在月下聚餐赏景,饮酒歌唱,吟诗作赋,翩翩起舞,畅谈未来,共叙友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究其根源,这样一个其乐融融、和和美美的画卷,是靠发展来绘就、靠发展来渲染、靠发展来润色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唯有发展,唯有科学发展,唯有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丰富,才能带来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作为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我们的共同责任,就是为发展思考,为发展献策,为发展尽力,以共谋发展、助推发展的实绩,夯实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基础,提升精神生活水平,以此来与全市人民共赏“年年月儿圆,岁岁月更圆”。

二庆佳节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包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寓意。“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追求的共同理想。要团圆就要和谐,不和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圆。政协组织以它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我们要本着团结、民主、和谐的精神,确立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的理念,全力做好理顺情绪、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的工作,在构建和谐的理念下,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把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和谐社会上来。

三盼海内人圆。古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共庆中秋佳节,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同胞尽早团圆。这是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也有在座的台港澳同胞及眷属的共同心愿。人民政协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多做工作。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发挥独特作用,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借此机会,祈愿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日子早日到来!遥祝台湾同胞和所有海外华人、侨胞、留学生中秋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各位委员、朋友们、同志们,我们坚信,有中共威海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奋发图强和共同努力,有全体政协委员和在座各位的积极参与,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更幸福、更和谐!

最后,恭祝大家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党政机关标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海市委员会

鲁ICP备19035319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