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9-01-15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威海市委
游艇经济是朝阳产业。威海市海岸线绵延曲折,多优良港湾,建设游艇基地、发展游艇经济条件得天独厚,我市应该抢抓发展机遇,把发展游艇经济列入议事议程,全力打造游艇制造基地和游艇消费基地,并作为威海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培植。下面,我着重围绕发展游艇经济谈点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充分认识游艇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发展游艇经济提到议事议程
游艇经济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是游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消费、维护保养、修理、管理等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它的主要作用:(1) 游艇经济是海洋产业的一环,对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游艇的生产属于船舶工业的一部分,对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 游艇经济是高端消费经济,具有消费档次高、消费金额大的特点,对拉动内需具有促进作用。(4)游艇经济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对拉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游艇背后蕴藏着的长长的产业链,带动能量非常可观。发展游艇制造业,可以带动钢铁、化工、电子、通讯等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包括游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护保养、修理、管理、旅游、餐饮、酒店、房地产等产业。根据海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游艇上1美元的投资,可引发6.5美元至10美元的乘数效应。
二、威海市发展游艇经济条件具备,应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威海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濒临黄海,海域广阔,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985.94公里,有30多个海湾,48个岛屿,受台风影响小,风、浪、流、水温等均适宜于开展海上观光和运动休闲。这些资源在全国堪称一流,发展游艇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玩游艇离不开宽阔的水道,威海水域航道纵横交错,为人们提供了天然的地理环境。从水道来看,西与烟台、青岛接壤,北与辽宁半岛南端的大连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据韩国陆地仅有44海里,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从海上1小时可到达烟台,3小时可到青岛,在威海兴建游艇项目,修筑船坞,可以吸引烟台、青岛、大连以及其他地方的富裕阶层前来休闲度假。占山东省海岸线长度三分之一的威海,发展游艇业是当仁不让的选择。目前青岛和日照都在打造帆船之都,威海应与之展开错位竞争,强化游艇的休闲、浪漫,将威海打造成中国北方的游艇之都,建设成游艇制造业基地和消费基地。
2.经济条件日益成熟。按照国际经验,当地区人均GDP达3000--5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目前我国多个城市达到游艇经济的这一临界点。富裕群体数量在逐渐增长,商务活动频繁,游艇消费作为单一公众消费和商务事业消费的市场前景都很广阔。国内消费结构正在升级,休闲正逐步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目前,我国对陆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接近饱和状态,水系资源的发展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与其他国内沿海城市相比,威海的游艇产业刚刚起步,但仅限于游艇制造,2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大都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只能生产小型、低档次游艇。威海至今没有成立游艇俱乐部,私人也没有购买游艇,也没有游艇停靠码头,发展游艇经济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因为,我市的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富人也不少。多年来,一些人士一直呼吁成立游艇俱乐部,一些私人购买游艇的愿望也很强烈。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我市的游艇经济一定会发展起来。
3.人文社会环境基本具备。一是渴望奢侈是人性的一种本能,这也是包括游艇在内的奢侈品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游艇对个人而言,不再仅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人们往往会把拥有游艇当作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对游艇玩主来说,游艇带来的精神价值,可能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至少意味着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二是消费的提档升级,决定了游艇消费是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必然会不断提档升级。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之家,私家游艇和私家飞机也将呈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私家游艇消费将紧歩轿车消费后尘,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说明的是,不光富人可以购买游艇消费,老百姓也有“游艇游”的需求。随着中国小康社会的逐步建立,我国的游艇消费一定会逐渐从“贵族”化向平民化方向发展。三是中国的“玩水文化”古已有之。打开北宋画家张择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仔细观察,那些穿梭于汴河之上的船舶,除了一些商船外,还有很多其实就是普通的游船。看来游艇运动并不见得就是从西方兴起,中国的“玩水文化”古已有之。四是国家和许多地方政府支持。目前,国家出台了有关规定和鼓励政策,一些沿海城市也出台了优惠政策并已经开始纷纷角逐游艇经济,这为游艇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五是巨大利益的驱动。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休闲游艇市场销售达4.5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40%。今后几年的增长率都会保持在30%-40%左右,尽管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开拓确实有困难,但金融危机过后,游艇经济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光明,利益将十分可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威海发展游艇经济不仅意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也将十分可观,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三、尽快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全力打造游艇制造业基地,并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植
1.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威海游艇经济发展规划”,把建设游艇制造基地和游艇消费基地作为振兴我市经济的重要产业加以重点培植。威海市政府近期发布了《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但规划船舶重点是多用途集装箱船、多用途散货船、大型客滚船、海洋工程船、远洋捕捞船、油轮和钢结构化学品船等产品。这个规划的一个缺陷是没有把游艇制造业作为一个重点纳入其中。因此,建议制定“威海游艇经济发展规划”,这样不但可以作为威海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的补充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建设游艇制造基地和游艇消费基地作为威海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植。
2.建议对发展游艇经济所需海域、码头、土地等进行事先规划,留足、留好所需资源以备后用。对适宜建设游艇基地的港湾地带要建立档案资料,作为重点区域加以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3.建议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明确鼓励单位和个人购置游艇、设立游艇俱乐部。比如,搞好相关游艇配套公共服务;开发建设期间相关费用按下限标准收取;俱乐部建成经营后,给予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和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可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3年内免收风景名胜区维护管理费,等等。
四、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推动游艇经济健康发展
1.要处理好发展游艇经济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市政府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游艇经济的同时,也要对自然资源及水域资源的保护给予重视。
2.要处理好游艇制造和游艇消费的关系。有些地区单纯靠开发游艇休闲项目来拉动当地经济,有些地区则将游艇经济的发展重心落在游艇制造业上。选择何种方式,应视当地的自身资源及整个发展环境而定,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游艇制造业,或游艇休闲或二者齐头并进。根据威海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当走以发展游艇制造和游艇消费二者兼顾、统筹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
3.要处理好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统筹规划与相互协调的关系。比如,游艇上的通讯、电源、网络,甚至排泄物排放问题,需要国家的通讯部门、电力部门、航道部门、环保部门、海事部门等多个机构的合作。如果政府不整体规划和协调,那游艇经济就很难发展。又比如,威海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是一个整体,需要沿海各县市政府部门在整个区域内进行联动和合作,形成一个区域市场,而不是单打独斗。
4.要处理好游艇产业眼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目前,金融危机给游艇产业带来了一定冲击 ,但也许是发展游艇产业的绝佳机遇,我们不但要看到眼前的困难,更要看到游艇经济未来巨大的商机。
5.要处理好游艇经济与各产业链配套衔接的关系。买下游艇后哪里可以停?谁来保养和修理?等等,这些都需要搞好产业链的衔接配套和服务工作,一定要统筹规划。
威海游艇经济的蓝图是美丽而又可行的。无数的美丽海湾成就了许多城市别样的精彩,威海这个山东半岛最东端、中国海岸线上的璀璨明珠,正期待着人们赋予她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发展游艇经济,打造游艇制造业基地和消费基地,必将催生出威海新的产业,培植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