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活动 > 专门委员会
关于全市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9-04-10 00:55 浏览量:

 

市政协副主席姜岱敏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稳定全市就业局势,近日我们对全市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劳动年龄内农村劳动力85.5万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15.2万人;春节前返乡农民工11.5万人,其中,有90%属正常放假回乡过节,有10%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暂时失去工作或工作不稳定而返乡。截止2月底仍未返城农民工2.13万人,在未返城人员中多数年龄偏大,想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自已创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70%,想自主创业占20%,另有10%的人员因暂时没有适合的工作在等待观望。返乡务工人员的主要特点是:

()青壮年劳动力仍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18--40岁之间占94%,这一部分人接受新事物较快、商品意识较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从调查情况看,初中文化程度占49.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49.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不过,他们的劳动技能一般不是很高。51.2%的人没有技术等级证书,34.2%的人只有初级技能等级证书,11.4%的人具有中级等级证书,3.2%的人具有高级技能证书。他们一般为自发的从一产转向二、三产业。在被调查人员中,男性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女性稍高,占被调查对象的58.7%

(二)市内务工占农村外出人员的主流。调查了解到,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流向为本省、市内。转移到市内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6.8%;省外占32.2%。其中,北京、河北、上海依次占4.9%3.6%2.1%;苏、浙、沪、皖泛长三角地区和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分别占1.3%1.5%;其它省份的总和占18.8%

外出务工人员打工时间比去年缩短1个月。2007年务工人员在外就业平均达11个半月。2008年,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累计最长的时间是12个月,最短的是4.5个月,平均在外地务工时间是10.4个月。

()轻重体力经纬分明。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是男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岗位,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13.4%12.2%11.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12.1%11.9%14.4%。此外,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房地产业分别占7.1%6.4%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电力等其它行业占11.1%

(四)用工环境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长时间加班加点情况减少:月工作时间最长的在30天,最短的是24天,平均月工作时间在28.3;日工作时间个别的最长达到12.2小时,短的有6小时,平均日工作时间在8.7个小时。二是工资兑现比较及时。全额拿到工资的占98.3%,拿到部分工资的占1.7%。三是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得到提高。76.5%的人签订了劳动合同,14%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9.5%的人没有签订合同。

(五)收入比上年有所提高2007年月平均收入在1280元,各项支出是580元。今年月平均收入达到1350元,但各项日常生活开支比去年有所增加,各项日常生活支出在620元。

()2009年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仍然强烈。在310份调查问卷中,有190人仍然打算在春节后外出务工,占被调查对象的61.3%;有73人没想好是否还出去,占被调查对象的23.5%,只有47人不打算出去了, 占被调查对象的15.2%。在不出去的人员中,有13人因为收入太低,还经常加班,认为出不出去没什么大意思; 12人想学些技能再出去;9人想在家乡做点小生意;8人家里有事不能外出,3人觉得城里人不好相处,2人因为工作太危险。

(七)市内仍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首选之地。调查了解到,在春节后将要外出务工的人员中,他们仍将本市作为外出务工的首选之地。在仍然打算春节后外出务工的190人中,81.7%的人打算回上一年所在企业单位工作,因为多数人觉得已经对现在单位的工作操作规程很熟练了,有的在原单位已经是班长或小组长,而且公司承诺明年工资会有所提高。因此他们觉得,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盲目流动的会很被动。另有9.3%的人打算到北京看看情况,6%的人想到珠三角地区看看,另有3%的人准备出去,但具体地点没有做出决定。

二、当前形势对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

从目前我市农民工返乡情况看,金融危机对我市农民工返乡影响不是很明显,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面符合年初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市属于劳务输入地,对外用工需求旺盛,本地劳动力基本可以在当地找到较为适合的工作。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大都选择当地经济效益好、收入和工作稳定的企业,风险相对较小。

三是本地输出劳动力特别是向省外输出的劳动力,大都属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工作较为稳定。

四是境外就业占外出务工人数比重较大,“出国赚大钱”已成为我市城乡劳动者的一种时尚选择。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外派境外就业人员1.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8.6%

据调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服装、电子等传统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外贸出口型企业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受世界和出口减速的影响较大。虽然劳动力需求有减少趋势,现在看来就业总体形势还较稳定。但如果经济在6月前无明显复苏,新增失业人员尤其是外来工和农民工的失业人数将会上升。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市场供需的变化,对农民工劳动力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去年第四季度以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明显少于去年同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的岗位可以满足本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也会涉及部分行业、企业的职工安置。今年上半年,这部分企业也会出现失业人群。

三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不少企业还在观望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企业在订单越来越少开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全员培训,大搞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设备维修等措施,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如果经济形势仍无好转,裁员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而外出务工人员将是首当其冲的裁员对象。

三、对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的建议

针对当前返乡农民工就业新形势,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我市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及时做好调查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随时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各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随时掌握农民工返乡数量、需求、意愿和流向,全程进行动态跟踪和检测,积极稳妥地做好安置工作。同时,健全就业援助措施,广泛开展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工作,研究制定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

(二)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吸纳农民工就业。在加大威海市“三区一园”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尽可能多创造就业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要把大项目建设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安排本地农民工就业。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挖掘农业产业化安置就业的潜力,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大本营和主战场,使农村劳动力利用现有的土地、产业资源实现就地转移。

(三)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威海市政府《关于认真贯彻国发〔20085号和鲁政发〔200858号文件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威政发〔200839号)文件精神,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鼓励各类用人单位招收返乡农民工,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财政、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做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有关扶持政策的落实,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加大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自办经济实体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为自主创业人员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开展以创业能力培训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集中社会办学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以创业能力培训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机制,着重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者群体,开展“一条龙”创业指导服务,制定完善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创业成本,开辟创业的绿色通道。同时,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创业带动就业的经验成果,树立一批创业带动就业的先进典型,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面铺开。积极落实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五)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措施。拆除妨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制度性藩篱”,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落实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免费就业服务政策,设立“返乡农民工服务窗口”,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同时,积极收集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定期为返乡农民工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他们及时转移就业。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密切关注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影响,及时出台应急措施,加强失业调控和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就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减少规模裁员,制止企业恶意裁减人员行为,减少失业人员的社会排放量,稳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9年4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