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参加这次省政协读书会,收获很多,感受很深,可以用“三浓”来概括:一是情味浓。省政协领导热心关照,东道主方面盛情接待,各地市同仁密切交往,读书会的氛围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政协大家庭的温情和暖意;二是学味浓。读书会为大家静心学习、潜心思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各位领导的讲话及各地市的发言,眼界高,认识深,思路清,经验多,为充实头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三是干味浓。能充分感受到全省各级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履职尽责的强烈信息,督促我们在工作中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这次读书会,必将成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加油站、助推器,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劲的动力。
去年换届以来,新一届威海市政协在省政协的精心指导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工作中体现“五个第一”的总体要求,即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关注民生为第一导向,以共建和谐为第一追求,以开拓创新为第一动力,以队伍建设为第一保障,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各项工作顺利进展。下面,我结合威海政协工作的实践谈点粗浅体会。主题是:做好“四篇文章”,提高履职实效。
一、作好“道与法”的文章
道,就是门道、规律;法,就是方法、途径。做好道与法的文章,目标是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实现发展科学化;要求是提高工作驾驭能力,实现队伍素质化;措施是搞好学习与整改,实现管理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三动”:一是学习带动。我们始终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去年在市政协机关中狠抓了以改进学风为主题的作风整改,今年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全市政协队伍中开展了“学原著、学理论、学文件、学政策,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水平”的“四学一提高”活动,引导大家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突出政协特色、实践特色,我们还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和《人民日报》发表的6篇论述人民政协制度的评论员文章,纳入到学习内容之中,实现了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人民政协理论的统一。二是研讨推动。积极参加各级政协组织发起的相关理论研讨活动,围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开展了“我与政协”征文比赛,开办了“政协知识讲座”,邀请全国政协和市委党校的专家授课指导,并以研究人员为骨干,以激励措施为手段,发动大家积极参与政协理论研究和工作研讨,今年以来,已在《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联合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文章8篇。三是制度促动。我们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注重将实践中总结的有效办法与理论研究的成果有机结合,上升为制度规范,先后修订完善了《政协议政会实施细则》、《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实施意见》、《政协民主评议工作暂行办法》、《委员视察工作办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政协委员界别活动组工作简则》、《加强政协宣传工作的意见》等10多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实现了政协工作规律与政协工作方法的转换与结合,为做好政协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作好“破与立”的文章
破与立,即继承与创新。我们认为,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既要遵循其基本模式和程序,更要注重方法与内容的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政协工作的总动力、总抓手。我们在工作中,着重采取了三种创新方法:一是移植法。就是借鉴外地的特色做法,为我所用,有所创新。议政会是外地政协的创举,威海以前没有搞过。在本届市政协二次全会上,我们确定要举办首次议政会。会前,多次召开专题“诸葛亮会”,对委员发言选路子、出点子、过筛子,反复修改,锤炼精品;会上,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到场,聆听发言,现场表态;场外,将议政会实况通过电视和网络同步直播,实现了场内与场外的零距离对接,有效地放大了议政会的社会影响。二是叠加法。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作方法串联、捆绑在一起,互为补充,互为激励。如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上,我们在去年开展“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委员中开展了履行职能“四个一”活动。为确保活动收到如期效果,同时又推出了委员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将“四个一”活动的情况列为必报内容,结果记入委员档案,因而产生了1+1﹥2的集束效应,有效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三是整合法。以往的视察活动,一般只是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陪同视察,往往造成委员想提出其他相关建议,却无的放矢的现象。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将视察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并吸收与之相关联部门的领导参与其中。如今年5月份对市区中小学及周边环境情况的视察,除市教育局领导参加外,市综治办、公安、工商、司法、文化、出版和建委等部门的领导也全部参与,与委员集中对话交流,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一揽子建议。运用整合法,我们还建立了“五侨联席会议”互动机制、市县两级政协工作联动机制等,形成了内外呼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作好“加与减”的文章
所谓加与减,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协不是在“火线”,而是在“温线”,说政协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那是不会;说政协闲得无事可做,那是不作为。我们认为,政协工作应当把握好主与次、质与量、加与减的辩证关系,做到宜加则加,宜减则减,加出效果,减出效率。“加”,就是在履职重点上加油、加强,加大力度。我们始终把助推发展、关注民生作为政协履职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打好攻坚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紧跟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助推经济发展,开展了高端产业项目建设、外经贸工作情况、台港澳侨资企业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农村新型服务体系等视察和农村发展空间布局、金融发展状况的调研,市委主要领导对所提交报告全部作了批示,认为情况摸的清、问题找的准、建议提的实,很有参考价值。围绕促进民生保障,自去年以来,我们共组织了15次涉及民生问题的调研视察,有关民生的提案占到了36.1%,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0多条,针对就业、教育、医疗、保险、治安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出了65条工作建议,不少被纳入了市政府制定的保障民生的政策性文件中。“减”,就是在具体环节上减项、减负,减掉无用功。把那些政协力所不能及、可办可不办、鸡毛蒜皮的事项进行削减,轻装上阵,重点突破,张弛有度。如对调研工作,我们一改过去选题多、散、偏的现象,坚持“少而精、深而实、实而有用”的原则,每年重点抓好3—4个重要调研;对一般性视察,按照“小型、专题、实效”的要求,由“大部队”活动改为“小分队”行动,分管主席带队,专委会人员参加,专事专议。同时,大量精简会议文件,简化公务活动环节,做到了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作好“虚与实”的文章
相对来说,政协工作动嘴多、动手少,动脑多、动身少,主要特点是务虚。但务虚是前提,务实是目的。努力使政协工作化虚为实,虚功实做,是发展之所需、职责之所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从“三看”入手,提高履职的准确度,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一是向上看,看决策。就是盯紧全市大局,摸准市委的脉搏,努力使建言献策做到有的放矢,适时适用,事半功倍。如今年6月份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决策后,我们立即以“两区”建设为主题,开展了视察活动,召开了常委会议,组织委员献计献策,提交了建议报告,为市里制定“两区”建设规划提供了有用参考。再如,我们针对市区城中村改造接近尾声的实际,组织力量,对城中村改造后的发展、管理和保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侧重于提出对策性建议,有力地配合了市里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二是向下看,看民意。就是查民情,听民声,把握群众需求,把政协工作的实效性体现在履职为民上。提案工作及其成果转化,历来为政协委员关心、社会各界关注。今年,我们通过报刊和网站,向社会发布了《公开征集提案线索的公告》,促使提案选题更加切合民意,贴近实际。为推动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实行了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制度,由各位主席对重点提案分工负责,协调督导,推进落实,并邀请市政府负责人向政协委员通报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到7月底,二次全会所征集的提案中,A类提案的办结率已达到81.5%。三是回头看,看实效。就是既抓工作的扎实推进,又抓任务的检查落实。每年的年初,我们把全年工作划分为若干项任务,将完成任务的内容、时间、标准等分解落实到相关委室,每个委室都有一份任务表,每项工作都有一张进度表,对进展如何、完成与否,定期“回头看”,看进度、看质量、看效果。目前,已形成了调研视察、提案办理、制度建设、团结联谊情况等多个“回头看”,在整体工作“常回头看看”的同时,对一些重点工作实行了“步步回头看”,因而有效地增强了各级抓落实的责任感,进一步浓厚了做精、做实政协工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