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原版内容 > 委员建言
 > 正文

关于解决城中村改造后社区居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0-12-17 浏览次数: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随着旧村拆迁改造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中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妥善解决城中村改造后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围绕城中村改造后社区居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区3个办事处列入改造计划的村居共有27个,涉及12107户、社区居民 35343人,其中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居民3.13万人,未参加任何保险的5793人。共分四种参保类型:

一是原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老农保)人员共计7206人,其中开始领取待遇1391人。目前老农保已过渡到新农保,相对提高了居民的养老待遇水平,年养老金待遇可达到396元至2122.6元之间。

二是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321人,其中开始享受待遇593人。按开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待遇水平为每年人均1500元。

三是实行转非村村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先后有5个转非村(长峰、杨家滩、蒿泊、凤林、北山)纳入参保范围。只要未满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的转非村村民,均可以凭本村户口等证明向前补缴养老金,实现了村民和城镇职工养老同等待遇,第一批参保村民现在月退休金已经超过1000元,完全解决了他们年老后的生活保障;另外,随着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的加大,处办、村办企业中的就业村民和其他未转非村的村民,可以以村办企业的名义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截止目前,27个村居通过转非和处办、村办企业的形式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共计13312人,参保人员占适龄参保人员总数的42.5%

四是20089月我市出台城镇大龄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行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样的待遇计算政策。我们因地制宜地做好业务培训和政策解释工作,积极推动大龄居民踊跃参加养老保险,27个村已将2099名大龄居民纳入参保范围,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大龄居民无法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但此项保险20101月已经在全市停止办理。

二、城中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保缴费和待遇水平相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较低,因此参保吸引力也较低。老农保由于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对较低、基金的保值增值效果不理想,导致待遇保障水平过低,人均每年领取140元左右,对村民已经失去吸引力;而新农保突出了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在缴费和领取上均给予相应的政府补贴,体现了养老保险三方负担原则,较老农保的待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按15年缴费,目前的年养老金水平为396元至2122.6元。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待遇明显偏低。

2.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局限性。目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没有扩展到全部城中村,覆盖范围相对狭小,只有5个村(南曲阜、杨家台、夏家疃、小天东、羊角埠)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失地农民到期领取的待遇没有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同步提高,即未实行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样的调整机制,造成发放标准一成不变,保障功能较弱,无法完全满足失地居民的养老保障。因此,很多失地村和村民将失地保险转为城镇养老保险,以获取更多的保障。

3.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不足。根据近期对城中村未参保人员情况的调查分析,分以下几种情况:35岁以下年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不强,还考虑不到将来的养老问题,认为只要有工资就可以了;35-50岁人员很多从事个体经营,流动资金不多,村里没有补助或者补助很少;50-60岁人员就业困难,经济来源少。再加上企业经营者的利已动机,千方百计不参保,因此城中村就业人员参保率较低。

三、城中村部分居民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分析

1.居民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缔固,对政府参保优惠政策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养老还是要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攒钱防老,目光短浅,因年龄较大怕缴费后享受不到,村里如果出钱补助或者个人掏钱,还不如存银行方便放心;对国家保险存在误解,认为保险是政府和集体的事,不应由个人出资办保险。从转非村养老保险纳入至今,通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大龄居民养老保险,已将城中村49%的适龄参保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加上农保和失地农民保险,总参保率超过82%。也就是说现在只有18%的适龄参保居民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在先前城中村养老保险无缝覆盖的大好形势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观念守旧的意识问题。

2.居民缴费能力有限,对财政、村集体补助存在依赖心理。高待遇对应的是高缴费,由于企业养老保险近几年缴费基数提高幅度较大,村集体很少从旧村改造收益中给予相应的补助,单靠个人经济实力缴费负担较重,影响了村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区财政和村居集体分别负担30%50%,居民只负担20%;新农保又有各级财政资金补贴,现在相当多的居民存在片面性的模糊认识,认为保障是国家和政府考虑的事,征收了我的土地,就应该全部为我负担将来的养老保障,即使现在不负担,将来也要依赖政府和村居集体;没有考虑到允许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大龄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市对失地城中村的一种照顾性优惠政策,自身保障意识不强,错失了参保时机。

四、解决社区居民养老保障的初步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全面维护居民利益、切实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主要目标,按照政府组织引导、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通过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方式,健全改造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实现改造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一)积极落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退休政策

1.按照就地优先安置的原则,村居企业应优先吸纳城中村劳动年龄内居民就业。吸纳城中村就业人员或者4050”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村居企业,管委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鼓励城中村居民以村居企业为依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以就业解决养老保障。

2.参保年龄内未实现就业的居民,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或以村居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缴费满15年时,可享受退休待遇。

3.以前在企业工作过的职工,根据企业申报的工资台帐等为其办理养老保险费补缴手续;对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的,可实行个人档案托管,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按月领取退休金。

4.经审核可补缴和按年缴费的村居企业职工,村居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企业缴费比例、补助标准,体现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的参保照顾政策。

(二)努力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1.各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2.已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以同时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后,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合并计发。

3.提倡和鼓励村居集体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决定补助范围、标准;要搞好测算平衡,妥善解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原大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标准的差异性问题,力求公平公正。

(三)继续巩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1.城区改造村中,暂时达不到高保障险种参保经济条件或不符合其他险种参保条件的居民,只要符合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经技区管发〔200689号),区财政和村居分别补助应缴保费的30%50%,参保居民个人只承担20%的缴费,确保失地不失保障。

2.家庭困难暂时无能力承担个人缴费的居民,村居补助款项纳入村居养老保障补助专户,待个人经济好转参保时,将该款项用于居民参保缴费。

3.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投入,提高将来的失地保障水平,并可以同时参加新农保。

(四)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

继续采取灵活有效方式,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使居民医疗保险惠及所有改造村居民,实现病有所医。

(五)做好各险种间的平衡过渡

凡是在经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以随时过渡到高保障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1.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的过渡衔接。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后,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退还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只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已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不允许同时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集体缴费部分直接发给本人。经济条件好的村居要动员有条件的居民,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适时过渡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退还的个人账户,参加高保障险种。

2.新农保与城镇职工保险的转移衔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员因户籍迁移、就业等原因需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由个人申请,社保部门将其新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账户,按照城镇养老保险相应年度最低缴费标准折算缴费年限,终止新农保关系;新农保与大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过渡转移,参照该办法执行。

(六)集体补助资金主要从三方面筹集:

1.城中村改造收益。城中村改造收益必须首先用于社区居民养老保障,各社区都应建立养老保障补助专户,从改造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补助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2.用福利换保障。逐步减少或停止发放村居养老金或福利,用这部分资金,补助社区居民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实现社会保障的高效化。

3.财政转帐资金。凡是与区财政有债权关系的村居,可以通过财政转帐方式,将财政挂帐款项从财政资金中直接划转到社保专户,作为集体补助资金。

(七)基金管理

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局、监察审计局要加强社区改造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改造收益和集体积累优先用于解决居民的社会保障。各街道办事处要将该资金纳入村帐处管范围,各社区使用时,要经社区两委和居民代表会议研究同意,并报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