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1-25 浏览次数:
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组委员 夏春亭
华夏集团作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从25年前白手起家做水泥管生意做起,如今为何敢于进军旅游文化产业?市政协领导同志让我今天发个言,下面就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其实,华夏始终在解一道“三元一次方程式”,其答案是“三个必须”。
第一元:企业要发展,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华夏起初做水泥管生意,在当时的威海已经成“气候”了,如果“凑合”还能说的过去,但要想做大已经很难。于是在1994年第一次进行产业调整,由水泥建材产品转为塔式起重机。经过努力,华夏塔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20%,并连续11年坐在中国塔机行业“老大”的位置上。同样,要想将塔机在威海做大,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制约,原材料、产品运输成本增加,仅靠“华夏牌”驰名商标难以抵挡市场的无序竞争,我们就因势利导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临沂、江苏和陕西、辽宁建立生产基地,对其它塔机企业实施“反包围”,从而牢牢占据着市场的制高点。第二次实施产业调整,向制药业进军,通过“筑巢”引进来,与全球第二大药业诺华旗下的山德士结为战略合作伙伴,销量大增,从营销创新走向技术合作,出现新的增长点。第三次产业调整,基于这样的情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定出现“刘易斯拐点”,既劳动力红利减少影响“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考虑到威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华夏先发制人实施进军旅游文化战略。
第二元:进军旅游文化,必须突破惯性思维,敢于迈大步
打造华夏城旅游项目时,当更多人还停留于怀疑甚至劝阻,华夏已经义无反顾地完成了调整的第一步,进入了崭新的旅游文化领域。规划总投资55亿元、占地16.28平方公里的华夏城,已完成投入17.6亿元,治理采石场16处,绿化3000亩,植树450万棵,完成两条河流
第三元:旅游文化要“青春永驻”,必须选准特色品种,彰显品牌魅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威海旅游业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游客过路的多,留宿的少,这样就影响消费、减少收入,无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原因是我们不能给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夜餐”。这种现象在著名旅游胜地桂林、丽江等地也存在,可是他们经过大导演张艺谋打造出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后,效果奇佳,成为吸引游客留宿不走的最大“卖点”和“亮点”。但此后又有几个团队跟进,观众褒贬不一,造成演出效果不好的教训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烹制独特口味的文化“大餐”,就必须大手笔、大投入、高起点,创造出与众不同、别有风味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于是,我们请来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大导演赵安,以及著名剧作家阎肃、作曲家徐沛东等组成的创作团队,遵循“好看、好听、好玩”的原则,首创国内外唯一360度旋转行走式观众席、大型山水实景演艺,让游客座不离席即可从各个角度欣赏精彩的节目,体验360度、水陆空立体视听感受,开创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演艺先河。去年 5 月,经过400余天精心打造,750名演员倾力合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神游华夏”成功首演,其场面之宏大,效果之震撼,都出乎人们的意料;共演出129场,观众达133682名,这在威海文化史上史无前例。全国一线媒体好评如潮,著名剧作家阎肃这样评价她:神游华夏美,美哉我威海!威海旅游从此有了“不夜天”,被齐鲁晚报评为“山东旅游最震撼旅游演艺”,被第五届山东旅游年会评为2010“品牌山东”旅游演艺创新奖。“神游华夏”实景演艺的成功打造,不仅使华夏城拥有华丽的外表,还使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华夏城去年被评为国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刚刚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我市明确提出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目标,这是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强劲东风和大好机遇。在此,我就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消费氛围。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改变传统封闭的消费观念,倡导注重文化消费的理念,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引导人们向追求高雅文明转变,多欣赏高雅文化,塑造文明新形象;引导各级改变对文化“重事业、轻产业”的观念,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
二是制定政策,扶持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相对比较单一、品种较少、品位较低,还没有形成立体化、全方位,能满足各个层次、不同方面需求的文化市场体系。因此,建议各级政府从统一规划、配套政策入手,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有序的市场运作,加快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重点文化产业企业和项目做大做强。建议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或优惠政策,在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建设道路及增加公交路线和车辆密度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三是实施市长文化产业工程,引导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长加市场,经济就兴旺。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建议积极实施“市长文化产业工程”,在强化领导、优化环境上发挥良好导向作用。
“十二五”期间,华夏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二产和短线产业的支撑下,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实。今年5月1日,我们将推出更令人称奇、振奋的2011版“神游华夏”与观众见面。我们坚信,“神游华夏”必将成为威海最靓丽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南行北行,别错过威海华夏城”,欢迎在座的领导和朋友们到华夏城走一走看一看,提提意见。华夏城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