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原版内容 > 政协提案 > 提案荟萃
 > 正文

关于立足供给侧改革打造农业知名品牌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6-02-09 浏览次数:

关于立足供给侧改革打造农业知名品牌的建议

市政协农业界别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也都作出了明确部署。立足供给侧改革,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是今年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举措。一方面,只有打造知名品牌,才能更好地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知名品牌的效益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几倍、十几倍,可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我市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力度,无花果、西洋参、草莓、樱桃、蓝莓、大姜、茶叶、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正逐步兴起,但是像“栖霞苹果”、“莱阳梨”、“寿光蔬菜”、“胶州大白菜”等在全省、全国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我市寥寥无几,我市的品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农业营销的组织力量较弱,对品牌的宣传、保护力度不大等方面。现就如何打造我市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几点建议。

一、科学制定农业知名品牌发展规划。针对我市地域特点及特色产品的相对优势,尽快制定科学的农业品牌发展规划,依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特色产品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案。首先,对花生、苹果、无花果、绿茶、大姜等在我市普遍种植的特色和优势产品,抓紧组织以“威海”冠名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申请认证,引导生产者提高境界,放眼全国,抓好知名品牌的策划和打造,形成区位品牌,促进产业聚集,避免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不良竞争,避免拘泥于当地地域品牌的注册和争取。把每个地理标志农产品都做成带动一方的特色产业,实现“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其次,选准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尤其是绿色生态产品以及市场潜力巨大的产品,如蓝莓、大樱桃、西洋参等,要科学引导,合理定位,尽快帮助农产品生产者做好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工作,防止各经营主体一哄而上,盲目创牌。要重视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保护工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品牌农业创建夯实品质基础。

二、有效推进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威海境内棕壤土土体深厚,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及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加上海拔较低,光照充足,生长期长等特点,生产出的农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像大姜、苹果等品味尤佳。结合我市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城活动,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把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等与推进农业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二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完善质量体系。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严格农产品质量检验,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配备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为品牌农业创建提供保障。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打牢农业品牌发展的基础。三是提高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全方位的农产品包装是创牌的关键,要对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营销方案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经过科学的品牌规划与实践,创出一流的农产品品牌。

三、大力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这是打造知名品牌的必要条件。一是规范农业合作社的管理。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组织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生产经营好的合作社,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名不副实的合作社,建议对现有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把关,尤其要注重质量,可以着重扶持一批正规、典型并且产品过得硬的品牌合作社,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打造威海农产品知名品牌夯实基础,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规模经营稳步发展。二是大力培育标准化管理的龙头企业。以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培育经营主体,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集团经营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加强品牌整合,不断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争创农产品品牌的主体。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不断加大品牌宣传与保护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我市农业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电视台等本土主流媒体辟出专版专栏、专门时段,增加密度,刊发播放我市农业品牌的公益广告,使品牌产品家喻户晓;要放远眼光,舍得投入,借助央视大平台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把无花果、苹果、大花生、西洋参等特色农产品做成像“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一样的精品广告,打造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开始走进威海,像影响力较强的《爸爸去哪儿》以及山东综艺频道的《快乐向前冲》等,都是很好的宣传机会,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有效宣传我市的农业产品,力争让更多的人知晓威海盛产绿茶、苹果、大姜、无花果、西洋参、草莓等品牌农产品,品优质安,风味独特,与众不同。二是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利用我市大力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指导企业瞄准新商机,适时对外推荐我市农产品,将我市的品牌农产品外销韩国、日本等国家。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要改变被动地靠经纪人收购的方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加工、精包装,主动打入像家家悦、利群、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卖场。同时,建立威海市品牌农产品专门网站,为实施网络销售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四是做好农业品牌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品牌产品质量的监管,促使生产企业确保名牌农产品的优良品性,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品牌产品的合法权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