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摘编

关于健全威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海市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2-09 10:32
浏览次数:
字号:[ ]

关于健全威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议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是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韩国全方位多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市将逐渐发展为集外贸服务产业、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产业以及桥头堡经济的优势区域经济体。在经济与贸易量激增的同时,与之对应的交通流量也与日俱增,民航、港口、铁路、公路运力负荷日益增大。当前我市运输市场主体集约化程度较低,运输组织方式相对滞后,口岸集疏运信息化程度不高,综合性、专业性枢纽场站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航线及交通设施不能满足自贸区发展需要,健全具有中韩自贸特色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快开展威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使威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合理、有序开展,上位规划是基础,是充分利用我市现有交通运输设施开展对韩贸易的关键环节。建议市发改、规划、交通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威韩地方经济合作发展趋势,结合威韩商贸特色,从专业角度出发,有针对性提出我市对韩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以规划纲要为基础,进一步统筹我市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布局,各类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相互弥补、共同发展,以此促进市域空间、对韩商贸产业以及交通物流体系一体化协调发展。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全市物流大通道建设。适应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需要,全市交通枢纽应以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以及平安交通为基准点,积极开展对韩商贸综合设施建设,配合以专用通道、集装箱拼箱、中转站建设、装卸、运转设备配套、智能集装箱射频识别、物联网、智能转运服务系统、作业自动化等建设内容,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提供硬件支持,同时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化支撑能力,进而推动全市物流大通道建设。一方面要发展陆海联运,带动国内、国际中转业务。2012年,威海港先行先试,率先开展陆海联运国际通道建设,在山东省内已开通的6个口岸通道中,威海市就占了3个(威海港、龙眼港、石岛港)。但由于种种原因,韩国挂车尚不能进关,威海中韩陆海联运业务一直未有明显进展,需合力解决过境车辆陆路运输的相关问题。伴随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渐入佳境,中韩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以及联运业务发展势必对进出口货物的国际中转以及国内“北上、南下、西进”发挥极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陆铁联运,带动过境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陆铁运输比海上运输在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以及运输风险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当前我市应充分利用东临大海、西接内陆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谋划好韩国—威海—新疆—欧洲各国的专业化国际集装箱线路,实现跨越洲际的陆海联运与陆铁联运的无缝对接。

三、广拓新航线,开辟对韩贸易新通道。目前,威海对韩航线每周往返班次约30多个,其中客滚班轮航线每周15个航班,集装箱班轮为每周15个航班,2014年韩国航线进出口箱量达50多万TEU,年进出境旅客达85万人次。威海市对韩航线具有船期密、运行时间短、船期准、通关速度快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地区外甚至省外的对韩贸易货物。比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中的三星、LG等韩国大型企业60%以上的进口货物都是绕开中间连云港、青岛、日照等大港直接在威海港进口;浙江省义乌市出口到韩国的小商品近80%是运到威海港进行直接出口。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港口资源、航线资源以及保税库资源,以大市场观为指导,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开通威海—仁川、威海—釜山以及威海—平泽三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优势线路平稳运作,强化南方小商品的集运能力。

    四、依托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优势,凭风借力,加快我市航空港建设。目前威海至仁川航班每天达到4班,2014年威海机场实现韩国方面航班近3000架次,旅客近30万人次。对民航而言,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在旅游、文化、服务业等方面的积极推动,必将促使威韩间客流、物流迅猛增长,拉动更多航空需求。建议继续加大机场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提高机场安全保障能力,重点更新通信导航,安全检查及特种车辆等设施设备。同时加大航线航班开拓力度,构建更加合理的威韩航线网络,探索开通至韩国济州、大邱、光州等地的航班及各类包机。

五、扎实做好威韩电商集散基地及配套仓储、集疏运体系建设。要加强口岸合作,扩大互信认证范围,争取更多企业获得韩国海关认证,扩大对韩贸易业务范畴。要打造韩国商品分拨中心,利用港口、公用型保税库等优势,吸引韩国企业将产品运往临港国际物流园仓储,把临港国际物流园打造成韩国商品分拨中心;要依托韩乐坊、中韩边贸城等探索设立韩国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物流园的保税仓储功能,为韩国商品提供“大批量进货,分批次出货”、“保税仓储,保税交易”及全程物流服务。要进一步深化通关业务改革,推动企业运营信息与监管系统对接,开辟货品通关、集散“快车道”。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搭建大通关网上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对韩贸易提供监管、物流、交易、支付等一体化服务,建立更加快速的查验模式,切实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六、加快中韩航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威海与韩国企业以及威海地区各港航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与共享环节较为薄弱。建议市有关部门在威韩航运物流企业、威海地区物流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化桥梁,加强与整个物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联系,为物流供应链的其它成员提供完善的服务,完善港口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共享航运信息与物流信息,打造一个面向胶东半岛甚至全国的中韩航运物流信息平台。

  七、打破地理天堑桎梏,着手谋划中韩海底隧道项目。中韩之间物流运输量巨大,但目前经由空运和海运费钱费时。早在数年前,中、韩两国就不时有人提议,在中韩之间建设一条海底隧道,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一直处于构想阶段。如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韩关系日益加深以及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建立,修建中韩隧道的想法有望“照进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韩国京畿开发研究院提出的4条备选线路中,中方终端均定于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仁川至中国威海341公里、华城至威海373公里、平泽至威海386公里、瓮津至威海221公里),威海作为中韩贸易桥头堡的优势尽显。建议我市积极推动此项工作。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建设,30年前是由民间提出,现在得以实现。我市也可先从威韩民间研究论证入手,加强论证、宣传、造势,进而逐步将项目提升至地方政府间层面进行研讨,最终推动达成国家间协议,实现中韩双方立项审批,使我市成为与韩国及东北亚经济发展的综合运输枢纽和“桥头堡”。

(宋西阁  威海市民盟盟员,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