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抓城铁通车新机遇的几点建议 谷宏梅 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这是我市继金桥轮通航、烟威高速、桃威铁路、青威高速通车后的又一个发展新机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竞争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市应紧跟高铁时代的新速度、新节拍,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现就如何抢抓青荣城铁开通带来的新机遇,提出如下建议: 一、抢抓新机遇,市域一体化发展应有新布局。城铁通车,使威海各区市间缩短了距离、加强了联系,为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城铁站点区域,既是交通枢纽,又往往能够带动新城区的崛起。如京沪高铁建成后,“高铁效应”凸显,济南西站带动了济南西部新城的崛起,正在形成与京津沪宁及省内产业融合发展的桥头堡,成为济南新的增长极;上海虹桥站交通枢纽的建设,给上海西部特别是虹桥地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形成了上海东西两翼同时发展的新格局。我市在即将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应围绕高铁站点区域,搞好城市发展的新规划、新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如在城铁威海站、威海北站枢纽区域规划中,应将居住、商业、商务、金融等多种城市功能融于一体,打造综合经济枢纽,最终形成经区、高区城市副中心,同时有效带动城区向东西两翼拓展,促进东部滨海新城和双岛湾科技城的开发建设,使城市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文登东站、荣成站区域的发展规划,也应发挥城铁引发的“磁场效应”,加速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汇聚,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抢抓新机遇,产业转型升级应有新突破。目前我市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铁通车,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青烟威三市有近1700万居民,有了城际铁路,居民周末游、近郊游、一日游将更加便捷和活跃。据测算,到2020年,半岛周末城际旅客日客运量将达到20万人次,市场潜力巨大。面对旅游业的“井喷”行情,我们应当依托城铁,外引内联,整合资源,进一步把威海的山、海、湾、滩、岛、泉等景观串联起来,打造成金牌旅游线路;同时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要加大城市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特别是加大在城铁沿线城市的宣传,通过组织旅游专列、地产专列、在城铁列车上作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威海的美誉度,吸引八方来客。可以预见,城铁在刺激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商贸、物流、餐饮、金融、地产、文化、娱乐、休闲、文博、会展等众多服务行业的繁荣发展。我们要打好城铁经济牌,在培植城铁新兴业态上下功夫,统筹规划,加紧推进。烟台市近期出台《青荣城际铁路交通走廊产业布局规划》,并举办了城铁经济论坛,做法值得借鉴。 三、抢抓新机遇,同城效应应有新放大。城铁开通后,打通了威海西进、北上、南下的快速通道,拉近了威海与山东“蓝黄”两区、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的距离,同城效应将为我市带来新的机遇。现实要求我们“跳出威海看威海”,将我市发展融入青烟威发展、全省发展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据有关资料显示,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半年内,天津市引进的优秀人才增加了40%。青荣城铁开通后,一小时的生活圈将促使青烟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流动加快,同城效应更加明显。我们应主动搞好与周边城市、特别是与青岛的对接,充分利用青岛的“城市溢出效应”,发挥威海的比较优势,使我市成为吸引青岛资本、技术、人才的“洼地”。例如,青岛正在即墨打造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的“蓝色硅谷”,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人才集聚、科技研发、成果孵化、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其中的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将汇集国内外数千名高端科研人才。我们应利用城铁便利,主动与“蓝色硅谷”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专家来威海兼职,借用“外脑”壮大我市海洋经济。 四、抢抓新机遇,营商环境应有新提升。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政策趋同,拼土地、拼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青烟威同城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城市公共服务的好坏、营商环境的优劣、商务成本的高低,将会更加显而易见,资本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将会更加强烈。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府服务效能也要提速。应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努力消除权力寻租、“吃拿卡要”和“中梗阻”等现象。认真落实国务院“五个一律”的要求,削减前置审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推行投资项目网上核准“并联”办理。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情况的督查,防止被取消、下放的事项出现反弹。落实国家惠民惠企政策,该取消的收费坚决取消,该减免的税收一律减免。让市场的活力迸发,让财富的源泉喷涌,把城铁带来的交通便利转化成投资兴业的便利、生产生活的便利和快速发展的便利。 (单位和职务:山东七星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