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2-13 浏览次数:
委员建言
1、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研究建立群众文化消费财政补贴机制,着力扩大基层文化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文化消费理念。做优做强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体育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现代化、高水平、具有威海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
2、发展威海影视产业。影视剧在威海的拍摄对我市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影视剧在全国放映能够提高威海知名度。建议政府在影视拍摄场地、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建立完善的群众演员储备库,使威海的群众演员形成一个产业化集群。多挖掘本土题材的影视剧本。利用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作为影视拍摄和文化旅游点。考虑韩国文化的融入,以及和韩国方面的合作。
3、弘扬我市妈祖文化及加强对外交流。建议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建立妈祖文化园区,举办“妈祖文化节”,开发妈祖文化的旅游商品和文艺作品。加强与福建、天津、烟台,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妈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立德、行善、大爱”为教育品牌。
4、改善威海新华书店购阅环境。新华书店应尽快由地下搬到地上,扩展经营面积,改善经营环境,提升外在形象。经营服务应充分发挥“新华精神”,真心实意服务于广大读者,成为一道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风景线。
5、加强文化艺术交流,打造文化威海品牌。建议成立威海市城市文化艺术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对全市城市公共文化艺术建设实行归口管理。举办城市文化艺术节或定期举办城市文化艺术论坛。利用专家资源平台,作好公共艺术项目策划和储备,建设一批公共艺术项目。
6、深挖本土历史,发展代表威海本土文化的旅游主题演艺。重视本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借鉴《华夏传奇》的成功运营经验,重点对甲午和英租两段历史进行挖掘,同时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打造一台真正能够代表威海本土文化的旅游演艺项目,在提升威海市民的文化自信的同时,更好地向外地游客展示威海。
部门回应
1、举办“首届威海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市财政挤出300万元用于活动开展,搭建了威海市民卡app文化惠民消费季发券平台,引进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官方服务平台,50余家中小微文化企业参与活动。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由7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建立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2017)。支持电子科大(威海)、光远动漫、昆嵛影视制作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艺甸园艺术写生创作基地等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进行产品和服务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相融合,支持东楮岛海草房、台依湖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建立健全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2、出台了《威海市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原创影视产品的奖励力度。公布了历史遗迹等50处特色影视外景拍摄地。针对我市已经公布的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等特色影视外景拍摄地,设计形成威海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印制了《威海影视拍摄服务指南(2016)》,举办了2016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盛典。摄制了《天赐》等优秀影片,参与制作了《生死戒毒》等影视剧作,摄制了《炮灰2》等网络剧、微电影。将继续加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吸引影视创作团队走进威海。
3、拟征集各区市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及具有妈祖文化资源的相关景区意见,探索在部分区域旅游产品打造中融入妈祖文化元素,并利用景区宣传营销平台和渠道推广。在与台湾进行旅游交流与协作时,将把威海妈祖文化资源作为一个重要展示项进行推广。推动市道协将妈祖信仰纳入工作范畴,将全市几处有妈祖信仰元素的场所打造好,涵养妈祖文化根基。指导市道协办好天后宫网站,开辟“妈祖信仰”专栏。
4、2017年5月,新华书店确定购置山东侨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位于环翠区海滨北路129号的侨乡城市广场作为新“威海书城”项目的场所,建筑面积为5316.95平方米。新华书店将把实体门店打造成有威海地域特色的“温馨的读书人之家,新颖的文化交流平台,特色的市民培训基地”。
5、2016年组织了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活动,邀请著名团体、艺术家来威进行交流演出40余场,威海美术馆组织了各类展览40余场。先后评选两批全市文化名家。2016年成立了由50余名专家组成的非遗专家库。下一步还将积极邀请著名演出团体、艺术家、演员来威开展演出、讲座、创作等活动。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现有的四家专业艺术院团为主,积极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通过新创作一批、改编提升一批、征集移植一批、挖掘整理一批等途径,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全市共新创作文艺精品300余件。
6、在现有演艺资源上做文章,促进《神游传奇》秀与威海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演艺产品,先后争取贷款贴息资金400万元,省级新业态扶持资金30万元,用于扶持华夏文旅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复星集团洽谈地中海俱乐部威海度假村项目,策划整合威海的文化资源,推出海上旅游产品。拟结合甲午海战等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以海草房为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做出更有威海特色的旅游主题演艺。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