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
委员企业展示 | 揭秘“腾森制造”走向世界的背后故事

发布日期:2019-04-25 13:38 浏览量:

市政协委员马光明所在的腾森轮胎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百强企业、山东省诚信示范企业、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威海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拥有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山东省绿色高性能摩托车轮胎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成功入选“好品山东”名企名品目录,并被评为山东省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2019年3月15日,市政协主席高旭光到腾森轮胎(威海)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走进成型车间,工人们按部就班、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在经历了密炼、压延、押出、钢丝圈成型、裁断几步工序后,半成品最终汇集于此,完成最后的"脱胎换骨"组合成型。凭借着对质量的严苛要求,第一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15%,来自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 泰国、 哥伦比亚的订单每天都如纸片般飞来;摩托车轮胎生产线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第一阶段即将在五月完成;刚刚过去的日本•东京国际摩托车及配件展览会上,腾森轮胎的产品被众多摩托车巨头品牌青睐,大出风头……好事可谓一桩接着一桩!

腾森的底气来自于对产品品质的绝对自信。

山东是中国第一轮胎大省,2006年成立之初,腾森轮胎就要面对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先行者”竞争,这对一个新生企业来说,压力可想而知。当年,尽管中国轮胎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却缺少议价能力和话语权,创业伊始,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光明就感受到了这点。

2015年,马光明第一次到斯里兰卡推介产品时,当地经销商一听是中国产品,直接就说“NO”,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更坚定了全力打造高端品牌的信念:“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制造最好的轮胎,改变全世界对中国制造的不良印象。”

以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为重点,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5%以上,并与台湾宜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多家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新产品开发,使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公司共获国内有效专利42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有投入就有产出,占领了科研高地就占领了市场主动权,凭借着技术力量的支持,随后,腾森相继开发了街车、运动旅行车等高抓系列轮胎,场地越野、公路越野等越野系列轮胎,半热熔、全热熔、直线竞速等热熔系列轮胎,以及复古车型轮胎等系列在内的1700多种规格产品,一步步覆盖了国际上各主要车型的轮胎配置,满足了不同用户及不同路况的要求,在高端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马光明依然记得,2017年,时隔两年后,外贸人员携带着公司的产品再到斯里兰卡时,连该国的海关都已经认识了腾森轮胎的标志,而这一次,当地所有经销商均伸出了大拇指。

在新产品开发上,腾森一直坚持真正摸透消费者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2013年,腾森在马来西亚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由于当地气候多雨湿热,对于轮胎抓地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能否开发出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呢?

众所周知,当轮胎抓地力强时,往往伴随着不耐磨的情况,这曾是一个长期困扰业界的难题,为此,腾森经历两年多的时间,在2015年开发出了分别提升干地和湿地抓地力的两种轮胎配方,随后又用两年的时间,汲取各自所长,研发出了既能满足常年下雨的情况,又能在低温下保证橡胶不会变硬变脆的高抓地力轮胎配方,用了5年时间,最终在产品结构、花纹、材料和配方设计适配性等方面都进行了专有技术创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8年4月,中国(江门)国际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举办期间,腾森召开了“壁虎系列”新品发布会。“壁虎系列”高抓产品成功颠覆了业内抓地力强不耐磨、耐磨不抓地的传统轮胎产品概念,做到了耐磨和抓地力性能的双重保证和完美兼顾,更助力腾森一举拿下东南亚轮胎市场的半壁江山,产品价格甚至超越了许多世界级品牌轮胎。

正是这种把每一项产品都当作“精品”来打造的“痴劲”,让腾森每一步都走的无比坚实,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加大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树立了“只有夕阳观念,没有夕阳产业”的发展理念,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根据“小型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市场新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形成竞争新优势。今天,腾森轮胎已经成为一家致力于高档摩托车、电动车轮胎以及丁基内胎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成功打入日本、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现了海内外市场销售逐年跳跃式增长,企业也被授予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称号,展望未来, 腾森人信心坚定“我们将继续坚持走高端化、国际化、世界品牌道路,做强做大民族品牌,脚踏实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腾森制造”!”

来源:根据Hi威海客户端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