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
一心为民 引领杏林新风尚

发布日期:2020-05-18 09:02 浏览量:

一心为民  引领杏林新风尚

——记威海市政协常委、威海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高孝忠

 

出身农家、立志悬壶,始终铭记“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从医30多年来,心怀民众,服务社会,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尽显医者的大爱情怀。他就是威海市立医院副院长、山东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专家高孝忠教授。

造诣精深 引领学科创新发展

在威海市立医院,高孝忠的创新、敬业、严谨、奋进是大家公认的。他潜心钻研医术,广泛汲取国内外最前沿技术,主办、承办国内高端学术交流项目10余场次,自主开展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4场次,在国内率先开展联合应用超声内镜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疗胰胆管疾病的临床研究,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十年,他专注于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胃癌高发区(威海)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分子特征及cag致病岛伴侣蛋白功能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连续发表4篇关于幽门螺杆菌的SCI文章,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高孝忠高度重视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大力倡导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术交流,随时掌握并跟进国内外医学动态。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美国Emory大学蔡强、泰山学者李延青为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的首席专家兼客座教授,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举行讲座、手术演示、学术交流,将世界最前沿技术带到业界,巩固了消化内科专业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早在2004年,威海市立医院就引进了无痛苦胃肠镜诊疗、超声内镜检查、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率先开展的十二指肠镜胰胆管疾病诊疗、胶囊内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胃肠道早癌内镜下诊疗等,显著提升了消化道早癌、疑难胰胆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多项技术填补威海市学术空白,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暨亚太消化疾病会议等国内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上交流,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目前已主研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课题10余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威海市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内外消化专业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 10篇、《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6篇,主编论著2部。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他用10年时间,将消化内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科,引领成长为省内知名的消化学术中心。他带领的消化学科团队成功创建成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科”,2014年成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5年成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单位”, 2016年成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卫生与健康消化内科新技术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山东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威海市创新团队”“威海市职工创新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悬壶济世 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1998年,时任枣庄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高孝忠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威海后,他始终战斗在临床一线。2008年担任威海市立医院副院长以来,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没有丝毫懈怠,每周一、周四对疑难危重病人查房,每周二、周五做消化内镜诊疗,每周三门诊……高孝忠常说,作为一名医生,只要能够做到从病人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医德、医风肯定没问题,医术自然而然就过硬了。

2011年,一位旅居威海的美国教授查体发现直肠巨大息肉,回美国看病还是在威海治疗?美国教授不敢大意,经多方了解,他找到了高孝忠。虽然巨大息肉内镜下切除手术做过很多,但像这样大块头的还是头一次遇见。高孝忠深知该手术的难度、风险前所未有,但美国教授的坦率打动了他:“我不仅仅是慕名而来,我是经过充分了解和比较才到您这里就诊的,我对我自己负责,对您更有信心。”高孝忠迅速组织了由消化内科、胃肠外科、麻醉科专家组成的治疗小组,经充分讨论决定在手术室进行全麻内镜下切除,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果然,内镜治疗困难重重,但都被高孝忠逐一克服,最终成功将巨大息肉切除。美国教授一觉醒来,得知息肉成功切除,竖起了大拇指!此后两年间,美国教授多次肠镜复查均效果良好,与高孝忠成了好朋友,而且自愿担任消化内科的英语外教。就这样,在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每周四下午,都会看到一个老外和许多医护人员进行英语交流的情景。

2017年3月的一天,紧急繁重的临床工作与行政事务,让不知疲倦却不堪重负的高孝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极度的眩晕、胸闷、心悸、气短,导致心律失常、房颤发生。心内科医护人员立即展开了紧急救治,要求他绝对卧床并进行规范的房颤药物转复治疗。第二天上午,急诊科收治一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危在旦夕。曾从事过10余年心内科专业的高孝忠深知,房颤药物转复的黄金时期就是48小时,房颤病情变化会随时带来其他危急情况。但得知这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病情危急,高孝忠就像一个得了军令的战士,全然不顾心内科医生及家属的极力阻拦,义无反顾地拔下了自己的吊瓶针头,直接奔赴救治一线,此时距离他安全脱险还有7个多小时。急诊室内,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没有脱离危险期的心脏病人正在忘我地抢救危重患者,历时3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治让高孝忠汗流浃背,但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13年,一名来威海打工的青年男子晕倒在汽车站,虽经附近医院抢救一天,病情仍呈加重趋势,急转到威海市立医院,经数日抢救、多科会诊,诊断仍不明确,病情无好转。高孝忠得知后,迅速赶往病房,详细问诊、仔细查体、详查检查资料后,高孝忠果断提出:该病人上消化道出血致意识不清可能性大,应即刻进行内镜检查、止血。给意识不清的病人进行消化内镜检查,一直是消化专业的禁忌,关键是风险太大。高孝忠首先组织麻醉科进行插管麻醉保证内镜检查的安全,如内镜止血无效则进行动脉造影并栓塞止血,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全面缜密的诊疗方案立即实施,果然与高孝忠分析的一致,病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并出血。手术成功了,3天后,病人意识恢复正常,7天后出院回家,病人父亲感动地说:“是高院长帮我孩子捡回了这条命!”

这样的例子在高孝忠身上不胜枚举。他的精湛医术和无私付出,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消化内科团队。2004年,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建科时,有10名医生,其中仅1名硕士。如今,消化内科团队分三个病区,有32名医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20名。专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学科发展步入腾飞,成为山东省内享誉一方的消化重点学科,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和认可。

关注民生 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作为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委,高孝忠十分关注民生,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多项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他先后提交了《关于调整威海市小学放学时间的建议》《关于在全市干部保健体检项目中有针对性增加螺旋CT和普通胃镜检查的请示》等十余项优秀提案,均得到较好反响。

高孝忠非常关注培养农村、社区百姓的胃癌防治意识,申请150万元山东省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经费,用于农村百姓的胃癌筛查,为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百姓送去贴心的免费医疗。“我们及时发现病变,早一点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这是高孝忠常说的一句话。2013年以来,高孝忠关注到农村低收入家庭及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匮乏,积极带领团队参与“国家卫计委上消化道癌农村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他组建30余人的威海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团队,深入10多个胃癌高发区所在的村落,宣讲胃癌早诊早治医学科普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 两年来已完成胃癌筛查近1200例,发现胃癌9例,其中早期胃癌8例,为患者赢得了救治机会。

经过两年多的社会实践和调研,高孝忠多次呼吁在全市建立早期胃癌网络防控体系。他利用在省级重点专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组织继教项目,免费培养、培训各市区二级以上医院消化专业技术人员,征得市委、市卫计委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初步构建了威海市消化道早癌防控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提升全市消化道早癌筛查覆盖率》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批示,将该项目正式纳入威海市民生项目。按照项目推进要求,自2017年开始,市财政部门将对该项目分4年拨款1300余万元,用于全市消化道早癌的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为消化道早癌高危群体进行免费的胃肠镜、病理等检查,届时将有35000人受益。

高孝忠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发展大局,积极为建设健康威海建言献策。他认为构建宏观的卫生产业发展框架,充分整合特色医疗资源,建立国际一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集健康、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发展路线,对推动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威海市医疗产业的几点建议》,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