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
市政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征文选登(二)

发布日期:2021-09-10 17:27 浏览量:

以党为师 从党立学

韩文斐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征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

百年风华,初心如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作为党外干部,更应自觉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党为师、从党立学,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学习百年党史,突出学习党的统一战线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从建党初期以及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新中国成立的爱国统一战线,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持续发展壮大,党的统战史几乎贯穿整部党史,是党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加深对统战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在真学真信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共创伟业的四项新共识。

学习百年党史,夯实同心奋斗的思想基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定为自己的纲领。在党史学习中,要深刻领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来之不易;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学习百年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人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优良作风、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凝结而成的人格魅力,始终是党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最强大、最动人的力量。爱国华侨陈嘉庚曾是坚定的“拥蒋派”,却在对比国共两党截然不同的作风后,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论断。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曾表示,“是周恩来的人格力量说服了我,一个拥有如此高尚的领导人的政党是值得信赖的”。伟大的人格灿若星辰,可以跨越时空而光芒长存。在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为国为民的伟大人格的影响下,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革故鼎新,干事创业,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为党外人士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以党为师,以千千万万优秀的共产党人为榜样,对标自我,着力提升“五种能力”,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百年党史,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上海兴业路上的石库门出发,从嘉兴南湖上的红船起航,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从毛泽东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同志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学习党史,要把汲取的经验智慧落实于行动,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之中。以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赢取民心,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记挂在心上,把群众的诉求记挂在心中,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维护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以史为鉴,向史而新。百年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明智担责、鉴今资政,助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必修课。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学习中共党史,要始终坚持学史明理,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动自觉;坚持学史增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学史崇德,全力维护统一战线和谐稳定;坚持学史力行,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以史为鉴知未来,以党为师强自身。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追随,不懈奋斗,共同谱写属于中国人民的不朽伟业!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文登师范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