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风采 > 委员风采
市政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征文选登(三)

发布日期:2021-09-10 17:29 浏览量:

迟小红之后,再无迟小红

九三学社 刘强


迟小红,是我参加工作第五年教的一个学生,其实我并没有给她当班主任,只是教了她一年物理,但她却是一名让我至今难忘的学生。

2006年的文登十一中老校区,在土操场的北侧,推翻了原来的老面粉厂厂房,建起了学校一栋四层的教学楼,2006级的高一新生成了这栋教学楼迎来的第一批新生。每天早上五点半,我们高一的班主任就在教学楼门口迎接学生上早自习。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级部里每天到教室最早的都是我邻班那名红圆脸的小女生。我便开始关注她,此后到她班候课,常能发现她课间依然在座位上学习上节课遗留的问题或是在写算什么。因为她在学习上的勤奋表现,让我对这个学生产生了一种喜欢与欣慰。一次课前我走到她的课桌前,鼓励她说,你这么努力,运气一定不会辜负你,你一定能考班级前十名!她抬头对我笑笑说,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迟小红。我看看手中分班成绩单,班级第五名,我尴尬地补充到,我说的是你能考级部前十名。这就是我和迟小红的第一次彼此交流认识。

高二时,迟小红选择了文科,去了和我住一间单职工宿舍的刘珩班。由于学校扩招,她们班的宿舍搬到了南面实验楼上。那年晚秋的一段时间,在办公楼前连续几天看到迟小红一瘸一拐地从实验楼走向教室。我问刘珩,迟小红怎么了,刘珩说迟小红告诉他是脚破了。几天后没见她好转,我让迟小红脱下鞋,结果我看到的是一双让人头皮发麻的脚,满脚的水泡,在脚丫烂的深深裂痕中能看到鲜肉。我朝她吼道,“脚烂成这样你就不知道去医院买一支药膏擦一擦!”她尴尬地笑笑说,“没事老师,过一段时间自己就好了。”这是我第一次吼迟小红。

后来刘珩骑着摩托车驮着她去镇上卫生院看脚,回来告诉我,其实迟小红的脚是真菌感染,医生给开了两支达克宁,可迟小红不让买。一支达克宁十几块钱,刘珩知道迟小红心疼钱,就跟她说自己医保卡上很多钱用不完,刷医保卡就行,不用花钱,这样迟小红最后才松口只允许买一支达克宁。后来,我又买了一支达克宁,拧开盖子,挤掉一些剩了大半支,告诉她我用剩了的,给了她,能看出来她当时很感激。这件事情之后,我知道迟小红家里经济不宽裕。

高二春节后,刘珩告诉我迟小红开学没回来。周末刘珩邀我和他一起去迟小红家看看。那几年每年暑假,班主任都要下去找复读生,文登的北五乡镇我们都很熟,到葛家镇的中旺疃村一个小时的车程,通过跟老乡打听,很快找到了迟小红家。虽然对迟小红家的经济不宽裕有预期,但走进她家后,破落的房子还是让我吃惊,一个不知传承了多少代人的石头屋子又矮又小,石块垒的低矮院墙围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却让一个不大的猪圈占据了大半。她的父亲看起来年纪有些大,长得瘦小,不知是不是因为木讷,我和刘珩站在她家炕前和迟小红母亲聊了一个多小时,她的父亲就在外屋锅台前站着,始终没说一句话。炕上迟小红还没上小学的弟弟因为没洗脸,一脸灰。这就是迟小红的家。

通过此次家访我们了解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家里准备让迟小红辍学。母亲打算领着迟小红和她弟弟投奔东营的亲戚。后来我和刘珩向她母亲劝说,迟小红读书那么优秀,那么努力,将来一定能够考上名牌大学,改变这个家庭贫困的境况,她是未来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希望,只要再咬牙坚持几年,这个希望就能实现。我们俩并承诺,迟小红念书再不用花家里的钱,我们想办法解决,她母亲才勉强同意考虑一下。回到学校后,我和刘珩一起找到苑校长,说明情况后,校长答应减免迟小红的学费。后来又和周国栋商量,我们三个决定一起资助迟小红的生活费。经济问题解决后,等下个周末我们再次来到迟小红村才知道,她的母亲已经领着她去东营了。问了很多邻居,没人能说清具体地方或联系方式。再后来听他们村的其他学生讲,迟小红去了东营不久,她母亲就安排她嫁人了。那次和刘珩一起做的家访,成了我和迟小红至今见的最后一面。

时间到了2011年,学校从老校区搬到临港区威海四中新校区。每年学校都会为家庭困难学生减免和资助大量费用,国家政府每年也会下拨很多助学金,还有很多统一战线爱心联盟、九三学社的爱心企业家社员捐资助学。近几年国家更是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力度,家庭贫困的学生越来越少。现在每每有身边的朋友让我帮着牵线,找个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我都会想起那个红圆脸的迟小红。2006级的学生有很多博士都已经毕业了,当时如果能早点了解到她家的情况,早点资助她,或许她现在也已经博士毕业。只差那么几年,迟小红竟错失了。记忆里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命运有时就是赶上了和错失了而已。生活没有如果,惟愿迟小红在被生活裹挟时,依然能够保持勤奋、乐学、坚韧、乐观的状态过生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2021年百年华诞之际,回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我心潮澎湃!今天,我们的祖国已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从贫困到温饱到小康再到完全脱贫攻坚,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我相信党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迟小红之后,再无迟小红!

(作者系九三学社威海市委会委员、威海市第四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