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大会发言和互动交流摘登 |
||||
|
||||
7月25日,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围绕“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投资创业”协商议政,汤正鹏、张诗哲、庄胜、李天刚、张可新、孙楠楠6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刘娟、李冰、王晓英、胡晓燕4位市政协委员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互动交流。摘登如下: 大会发言1 精准发力 强链补链 提升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韧性竞争力 市政协常委、威高集团副董事长 汤正鹏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包括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在内的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明确发展定位、筑巢引凤,做大做强产业链,释放产业集群效应。找准产业链未来发展的潜在机会点,借助我市在药械生产制造领域的先发优势和产业基础,将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医用耗材等产品的第三方代工(OEM)作为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通过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等形式对接更多优质上游配套企业和中游生产型企业,承接综合性高附加值药械产品的产业化落地,做响威海代工品牌。组建具有一流水准的专业化园区运营管理团队,高质量打造国际化、高水平产业园区,做好办公楼、厂房、实验室等“硬装”,配套建设数据中心、共享消毒中心、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监管仓、仓储和物流中心,为外来企业和初创公司提供“拎包入住”便利,帮助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 第二,聚焦产品取证痛点、做细服务,推动新产品尽快上市。目前,国家药监局对药械产品的审批侧重点首先是法规风险,其次才是临床风险。建议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产品注册取证全流程的合规性辅导,特别要为小微企业和初创公司提供监管政策法规、技术资料编制、检测机构遴选等方面的培训,协助设有注册团队的中大型企业做好注册文件管理、已上市产品合规管控、产品换证变更等工作。同时,优化产品注册取证环节服务。建议在企业向国家局申报首轮审评前,由有关部门提请省药监局为企业设置线上咨询或答疑环节,协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提升审评效率和发补质量。 第三,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用数增智,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通过标杆打造共享转型经验,降低同业试错成本;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和业内领先的数字化服务供应商为链上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用好用活财政支持手段鼓励中小微企业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解决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性问题,鼓励有条件的生产型企业提升生产装备数控化率,建设“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第四,围绕增收创税、精准滴灌,多措并举推动企业稳健成长。针对纳入集采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探索制定面向中标企业的专项补贴激励政策,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探索建立研发创新补贴机制,实现节约现金流并提高研发积极性的目的;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的保供稳价工作,组织水电气能源供应单位、大宗原料供应单位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企业在高端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方面给予专项补贴支持;优化道路交通运输网,强化省内跨区域交通物流合作,给予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探索在企业间建立共享用工服务平台,建立用工信息共享、员工跨企流动机制,有效调剂用工余缺;通过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扩大生活津贴及购房补贴惠及范围、面向高端人才推出针对性税收返还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大会发言2 降低运营成本 规避运营风险 促进初创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常委、迪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张诗哲 初创企业是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生力军”角色。如何让初创企业这些“新兵蛋子”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初创企业的指导和引导: 一是用好创业园区。近年来,我市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孵化区、产业基地、电商平台、产学研创新基地不断增多,行业分类日趋完善。根据近期更新的城市投资指南,共梳理出12个特色园区,包括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海洋科技创新园、半岛南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涵盖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海工装备等多个领域。初创业企业可通过入驻园区、孵化基地,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基建投资成本,提高流动性资金占有率,同时增加不同行业间的交流合作。 二是合理开展融资。融资,不仅是获取资金的手段,更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杠杆。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维持资金的良性周转是企业健康生存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成果的评判标准。如果企业处在资金短缺状态,首先应该反省决策、管理、经营上存在哪些不足,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流动资金不足,一味地费心“找钱”,忽视了经营上的深层问题。建议企业主在融资前先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充分咨询专业机构的意见建议,合理选择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进行恰当的融资。 三是完善采购机制。廉洁采购是控制企业成本的关键一环,不可忽视。建议充分利用社会上优秀的第三方采购平台,建立高效廉洁采购机制,制定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不断完善采购决策机制,制定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采购制度。完善实用的供应商管理办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对供应商的筛选,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对供应商开展精细化、系统化考核,使用简单实用的量化指标,提升考核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学习、培训的作用,让供应商和企业同步提升、实现共赢。建立健全供应商淘汰制度,让供应商的发展符合市场规律。 四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再大的企业往往也是从初创企业发展起来的。一些创业初期的企业,人力、资金很有限,企业的远景规划和当前的发展方向大多也是在摸索中前行,没有想到自己未来能发展到多大,往往先干起来再说。所以,在企业初创期,就要引导其走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路子,用先进的管理机制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效率。 初创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依赖度更高,更加需要政府的呵护和培育。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在的扶持壮大现有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初创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招商引资、税费减免、融资扶持、用工引智等多个方面,为初创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细化对企服务,依托企业大走访等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解决燃眉之急;强化培训引导,针对初创企业缺乏经验、渠道单一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升创业认知和创业能力,提供创业政策和创业资源,规避创业隐患和创业风险,促进初创企业健康发展。 大会发言3 肯定成绩增信心 对标先进找差距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 市政协委员、威海浙江商会会长、山东银凯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庄 胜 营商环境建设只有进行时,当前各地都启动了新一轮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营商环境已经很好了的浙江省,今年以来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省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动员部署。浙江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威海可以学习和借鉴。 一、从企业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面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江浙地区自下而上的思维是:没有办法就想办法、没有方案就找方案,把看似“行不通”而又应该办的工作,通过创新思路,多找角度,变成“行得通”且又不违规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把事办成”。这缘于江浙地区一直以来善于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把政策红利吃干榨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他们谋划工作往往重视研究现有政策,又关注未来的政策导向,既重视自己本地有没有先例可遵循,又关注外地有没有先进经验可以借鉴。相比之下,威海在这方面,通过持续的营商环境建设,到部门办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是,真要想办成一件事,还是有点难,部门之间互设前置条件依然存在,有的更以“上面有规定”为挡箭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办事的效率。有的干部则因为要担责任、担风险,遇到难题能推就推,可办可不办的就选择不办。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免责为前提的工作机制,激励干部创新工作理念,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善谋思路、善想对策,敢于担当作为、勇于破除难题,让企业切实感受实实在在的亲情服务。 二、以一体化的思路监管服务。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威海的行政审批事项无论工作流程还是工作效率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过去需要跑多次、跑多个部门的事项,往往跑一次、在一个窗口就办好了。但是从日常监管的角度看,目前仍存在“多头执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由于“政出多门”,让企业无法精准获取政策信息,错失了政策红利。而在江浙一带,已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成效明显。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统筹整合政府及社会资源,构建起一个汇集“政策服务、融资对接、资源赋能、诉求流转”等功能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企业精准培育和服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载体作用。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机构”,统筹负责企业服务工作;组建“一支队伍”,联合开展执法监管;打造“一个平台”,汇聚企业服务资源;培育“一支团队”,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政策资金一站兑现、问题诉求一处解决,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降低企业时间和人力成本。 三、用生态化的理念营造环境。从目前看,在所有的要素成本中,除了物流由于威海地处交通未梢高于周边地区外,水电暖气等并不高,甚至居民用暖、企业用气多年没有涨价,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周边的青岛、烟台要低得多。营商环境建设,不是单个要素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生态的问题。浙江很早就提出营造产业生态,把单一的生产要素整合起来,找出长板短板,在拉长长板的同时,把短板补齐,让企业一落地,就不用东奔西跑找资源,长远发展更没有后顾之忧。建议在继续加大八大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力度的同时,找准企业发展的短板集中发力,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切实破解“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做好银企之间的桥梁工作,改变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隔膜疏远状态;二是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三是开发多种类金融产品,满足多种企业融资需求。 营商环境建设得如何,企业感受最为深切;政府部门服务得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最后建议,让广大企业经营者定期为职能部门评价打分,督促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服务企业的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实效,让广大企业经营者可以不受干扰,放开手脚,专心致志搞好经营活动,在全市形成齐心协力大抓经济,尽心尽力服务企业的良好风尚。 大会发言4 精准施策 降费减税 助企纾困 大力发展壮大现有骨干企业 市政协委员、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天刚 企业,特别是现有骨干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当前,尽管疫情已经过去了,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用工、用能、物流成本上升,物价、税费上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也给全市经济稳定带来一定影响。在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减税降费、助企纾困、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用力、综合施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环境整体优化。在惠企128条的基础上,出台更多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干货”,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市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用好国家财政支持的“双创”资金,延伸产业链条,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效能、要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填平补齐原材料制造及供应、零部件加工、物流等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与服务体系,以此更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二、改进政策服务,确保应享尽享。现有惠企政策量多面广,想要把所有企业培训成学用政策的行家里手并不现实。建议市区(县)两级政府对减税降费、奖励扶持政策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尝试运用大数据系统开展筛选比对和智能推送,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打包式”辅导、“点对点”提醒;在“政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对全市所有财政涉企政策逐一明确政策来源、具体内容、申报条件、申报流程、联系单位等要素,开展“一窗式”受理、“一门式”进出、“一站式”服务,推动更多“降本减负”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让企业享受好政策“红利”。 三、政企联合发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现在的企业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各类人才及技能补贴发放不及时,企业的招工难度进一步加大,净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建议适度精简下调“五险一金”,在确保不断提升工资总额的前提下,适度降低企业应缴纳的险金总体费率,允许困难企业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阶段性调整医疗保险缴费模式,探索将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把“五险一金”变为“四险一金”;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企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压缩人工成本;严格兑现人才补助政策,大力促进校企合作,为引才留才、缓解企业用工难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化要素价格改革,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建议进一步深化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和天然气等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电力市场化交易、临时电费补贴、阶段性降低用电用气成本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工业投资扶持力度,减免重点项目报批手续办理中的各种费用;加快打通威海物流通道,加快海铁联运进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支出,大力压缩成本费用,努力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五、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建议对成长型企业,加大税收返还比例;优化纳税人缴费人享受税费优惠方式,扩大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除依法需要核准或办理备案的事项外,推行“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办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享受政策红利和服务便利的获得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制衡机制,减少因机构间的职能交叉与重叠,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简化用地、环评、投资等审批程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让优质服务成为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 大会发言5 借鉴淄博经验 细化工作落实 全力打造我市营商环境升级版 市政协委员、山东艺甸园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可新 前段时间,淄博烧烤火“出圈”,一跃成为网络“顶流”,吸引全国游客前来打卡。其中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发挥地方政府治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打造高效惠民的服务型政府。政府的办事效率是企业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对照,这不仅体现在对重大项目的特事特办,也体现在对小商小贩的细微服务中。淄博成立烧烤协会,针对烧烤商户经营设立专区、组建专班、出台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打造烧烤行业“五个一”全链条服务标杆场景;针对游客,增设公交专线、开通烧烤专列、发布烧烤地图、建立青年驿站,为往返旅客提供交通、住宿、烧烤、旅游线路等咨询推介等服务,充分展示服务型政府应有的特质。为此建议:把服务型政府打造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打通内部服务衔接梗阻,全面推行“一站式”办理、“一网通”落实。完善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对重大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和一事一议,确保在谈在建项目尽快到位。 二是营造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营造好企业硬环境,更要营造好民生软环境。淄博运用“民生即营商环境”的新逻辑,以人性化需求和亮点为导向,理性包容对待被视为“影响市容和环境”的地摊经济,并抓住机遇,引导、护航、宣传,将其打造成有特色的消费文化。为此建议:把人文环境改善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制定“地摊经济”松绑举措,鼓励支持利用便民场所发展“地摊经济”,适度允许临街店铺在门店外临时摆放促销产品、临时设置货物堆放点、就餐区等,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倡导柔性执法,以行政指导、告诫约谈、跟踪执法等梯次监管工具代替以往强制性行政处罚,切实减轻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负担,提升城市人性化管理能力水平。 三是厚植践诺守信的诚信文化。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营商环境优化的软实力,更是硬实力。面对迅速走红的淄博烧烤,当地政府开展专项检查,推出食品快检活动,督导烧烤门店诚信经营、明码标价,“缺斤少两”“宰客”等现象几乎不存在,把“诚信”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此建议: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一方面,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监管工作,将政策、法规宣传与年报公示、抽查检查、信用修复等同步推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市场主体树牢诚信兴商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党政部门要做好表率,针对政府承诺未兑现、历史欠账遗留等问题,深入推进政务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对约束性政策严格遵照执行,既不自行放宽,也不层层加码,避免不同部门政策效应的叠加放大。 大会发言6 多措联动 统筹施策 打响威海创新创业城市品牌 市政协委员、威海慧明珠软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楠楠 只有大项目才能培育大产业,只有大投入才能带来大发展,只有大平台才能形成大聚集。为持续营造我市大上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经济的浓厚氛围,提出如下建议: 一、招商应先知商,持续加强外商外资前置研究。通过行业协会、各地商会、招商联络点等平台渠道,加强对外商外资重点客户及招商重点领域的战略性研究,全方位了解企业状况、产业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及所处环境,及时掌握一手资料,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上下游附属配套企业进驻集聚,从而产生良好的吸附与引导效应。 二、打造特色平台,着力提高我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精心打造我市各类功能园区、“主导产业链”等特色招商平台,包装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项目。特别是要在加大特色园区特色化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与特色园区配套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加大包装和推介力度,对那些有意向到威海投资的客商,要积极研究哪些平台有利于和他们对接,制定出专门的工作方案,制定执行个性化跟踪服务。 三、强化统筹联动,不断调整市域对外招商结构。在切实做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以产业链为导向,不断强化、优化本地产业链,吸引链上企业投资,从而产生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同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不但注重引进对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产业项目、总部型企业,更要注重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预判产业趋势,精准引进新兴潜力对口项目。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有未来意识,就目前我市城市发展布局及产业结构来看,我市未来招商引资重点领域有以下几项:一是医美(医疗美容健康)产业,这是社会老龄化时代最重要的市场;二是文化旅游,疫情结束后旅游产业迅速复苏;三是科技消费,各种依托新兴技术生活模式和生活方式;四是数字经济,代表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的发展方向。 五、聚焦口岸开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口岸是我市参与国际分工、竞争与合作的核心战略资源,提升口岸开放能力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环节。一是探索建立口岸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完善口岸管理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通关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进出口通关企业、通关代理服务单位与各口岸管理部门间更高水平的信息共享。三是进一步完善口岸主管部门与船舶公司、船代公司、货代公司的协调沟通机制,推动降费措施与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外贸企业。四是强化口岸各作业主体间的协调、协同、协作,研究搭建更加广泛、更为长效的利益协调工作机制。 六、坚持人才优先,点燃招商引资人力资源引擎。要有融合意识,融合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导向。招商不仅要招钱,更要招人,人是重点,最好是招团队,这一点非常重要,人是核心,一个人完成不了,但团队就可以,有人才就有一切。要聚焦产业项目引才,精准分析研判全市经济及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注重以项目引才,为项目揽才,通过联办、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柔性聚集各类人才,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有机融合。 无论招商引资还是招才引智,重在实效。建议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经过论证可行的项目,在一定层级建立专班重点推动,避免由于个别人“懒政”、少数部门“局部利益”影响工作进展,让每个愿意来投资、来创业的外来者都能够感受到威海是真爱才、真招商,真的会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互动交流1 市政协常委刘娟: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相对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受抵押物等影响,很多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银企信息不畅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哪些应对举措?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截至6月末,我市各项贷款余额5182.61亿元,同比增长17.9%,居全省第1位。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3.5亿元,同比增长21.5%。尽管我市各项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态势不错,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强化银企对接、优化金融辅导服务、用好惠企政策等,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一是持续强化银企对接。上半年,我们共举办各类银企对接活动43场,为企业授信308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动态更新政府金融政策、银行信贷产品、企业融资需求“三张清单”,在银企之间双向推送。继续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联合工信、科技、商务等产业部门开展精准行业对接,指导各区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区域对接活动。同时,深入开展“银行行长走基层”、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二是持续深化金融辅导。目前,我市共有76支金融辅导队、251名辅导员,累计辅导企业3484家,解决融资需求186.6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金融辅导队,继续推动金融辅导及管家试点“提质扩面”。全面推开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融合”金融辅导机制,鼓励银行机构敢闯敢试、创出特色,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指导更多有意愿的园区、乡镇纳入“金融管家”试点。 三是持续优化惠企政策。用足用好科技支行、人才贷、首贷培植等一揽子政策“工具箱”,放大政策效能,更好惠企惠民。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另外,我们还大力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鼓励更多企业上市挂牌,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改进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互动交流2 市政协委员李冰:土地是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很重要的生产要素,往往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在当前,国家加大对土地资源管控的情况下,我想问一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方面都有哪些好政策、好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企业纾难解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聚焦降低企业成本,为大家介绍以下三点。 一是以预告登记方式实施土地二级市场用地转让,可解决开工难题。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的,可按照“先投入后转让”的原则,到我局申请办理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实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标准地”改革及“用地清单制”改革,可极大降低时间成本。“标准地”改革即通过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等措施,最大程度压减审批时限。威海鸿海碳纤维有限公司项目从拿地到办理‘四证’仅用7个工作日,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而“用地清单制”改革就是在土地供应前完成压覆矿产资源等18项评估普查事项,以“政府干”取代“企业跑”,预计单体项目最高节省费用近4万元/亩,报告制作时间压缩近90天。 三是存量房“带押过户”模式,可有效节约融资成本。企业合并分立等过程中,房屋在抵押状态也可以进行买卖,有效避免因需一次性还清贷款带来的巨大压力及因过桥借款还贷产生的大量利息。截止目前,我们已办理业务178笔,抵押金额达23亿,节省相关费用500余万元,并且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当日1小时以内即时办结,让企业省时又省力。 除此之外,我们正在探索推行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改工、带方案出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模式,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多角度助力企业投产见效。 互动交流3 市政协常委王晓英:我市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近几年,围绕深化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贸进出口仍面临很大压力。想请教一下市口岸事务服务中心,当前还有没有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举措? 市口岸事务服务中心:对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各级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力度。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省政府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助力外贸发展。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企业需求,进一步研究优化措施、制定任务清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深化通关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申报模式改革,提高“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举措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创新港口作业模式,优化船舶监管,实行外轮直靠作业,实现船舶通关“零等待”。 二是在提升口岸智慧化水平上下功夫。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应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贸易综合服务。推进口岸监管和港口作业智能化,升级完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实行非侵入、无干扰、人性化查验,提升港航物流作业效能。 三是在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上下功夫。持续开展规则解读及培训,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国外关税减免红利。对符合条件的货物全面实行6小时内放行举措,确保高效通关。 四是在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上下功夫。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加大AEO培育力度,拓展应用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提高外贸集装箱铁路水路集疏港比例,扩大信用保险覆盖范围,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做大做强。 五是在规范口岸收费秩序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口岸收费公示制度,全面公开并动态更新口岸收费项目,加强监督检查和行业自律,营造规范透明口岸收费秩序。实施免除查验无问题集装箱吊装移位仓储费用改革试点,降低外贸企业成本。 互动交流4 市政协委员胡晓燕:按照市委“大抓经济”的部署要求,市妇联与威海职业学院建设了巾帼电商学院,引导广大妇女发展电商产业,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但是,很多从事电商的妇女群众反映,我市的快递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城市,导致很多产品利润不高,想请问一下市邮政管理局,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什么样的改进措施。 市邮政管理局:快递价格受快递企业经营成本,电商发件商品的重量、数量、距离以及快递总部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我局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我市的快递价格与我省西部城市相比,每单差价在8毛左右,的确是过高。主要原因是有这么几条: 一是运输成本高。威海位于交通未端,距离大型分拨中心较远,运输距离长。同时,我市多为丘陵地形,坡多,不适合用电动三轮车,大多采用面包车运输,导致未端配送运输成本高。 二是快递业务集中度低。威海快递日均收件量约40万件,投递量约100万件,收投比高达1:2。进来的多,出去的少,既导致与平台企业议价能力差,政策倾斜少,又因为空车运输增加了综合成本。 三是用人成本高。以临时用工为例,威海快递招聘小时工的工资标准是18-20元/每小时,而山东西部地区小时工工资标准是14-15元/每小时,每人每小时高4-5元。 四是缺乏大型快递企业。在我市的快递业务主要集中在通达系加盟快递企业,采取在市区和各区市分散布点方式,没有统一分拔中心,导致经营成本高,很多加盟点多次易手。 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寄递物流体系。临港区正在依托威海国际物流园,规划建设电商产业园,将快递网络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综合园区合为一体。二是推动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目前,依托目前顺丰在我市的分拔基地,积极争取大型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建设区域化物流集散企业集聚中心。三是结合我市推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与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 |
||||